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

2013 資訊設計期末作業 / 陳柏英、林秉毅、葉雅筑


PackCloud


在平時,抬頭看天空,看到一層又一層厚厚的雲,那等等肯定會有滂沱大雨,雨後植物的幼苗就會竄出大地,爾後迎接的就是溫暖的陽光,逐漸成長成一顆大樹,大地就這樣茂盛起來了

對應人對雲的反應,看到一層又一層厚厚的雲,糟糕了…我沒帶雨傘,但是若是晴空萬里,一片藍天卻沒白雲,那肯定是酷熱讓人汗流浹背,雲朵會影響人的心情,在接近南北極的地方會有一整天都是黑夜或者都是太陽的時候,這容易使人憂鬱,人的心情就是在雲、天空、太陽、雨之下變化

在現在網路、社群發達,人的訊息都可以包在封包傳送出去,那段訊息就是我們的雲,我們就是在這些無形的訊息之下,封包就是我們的盒子,我們將這雲包了起來,雨可以使得樹木茁壯,當然不能直接拿水加到電子產品上,會壞掉咧,所以我們思考說什麼樣的事物可以茁壯人心,”話”(訊息),一段故事、文章裡的引言、一個來自親朋好友的鼓勵,不同的話語我們可以將它想像成不同的雲

透過數位的呈現,人心就像是個農場,沒人關心的時候就是酷熱的太陽,漸漸變成沙漠,當有適當的雨水,就會開花結果,但是若是大雨那會腐敗。


PackCloud 影片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Jaqs6JBC5w&feature=youtu.be




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

2013 資訊設計作業八 / 陳柏英

經過三個人的提案之後
我們今天中午吃飯有整理及討論了一下

目前是想以上禮拜老師就覺得還ok的書寫世界為主:

結合林秉毅的共同閱讀紀錄和雅筑的照片人物紀錄,

我們決定用手機App來當作平台

讓使用者能夠自己分類、自己記錄,

並在過了很久以後,

帶著耳機走到了一個曾經記錄的地點,

就自然而然的以聽覺去閱讀當時的自己。



這個App跟上禮拜不一樣的地方在於:

當我們記憶模糊,想要回去翻閱當時的景象時,

就會拿出手機,看到當時一起度過的人物,

也許是家人、朋友、功能性角色,

更也許只是一面之緣卻印象深刻的陌生人。

還有那些他們可能附加在我們主線故事旁的支線聲音。

week 15. book surfing example

http://www.flyingv.cc/project/123
http://booksurfing.co/

How to activate a library?
What if we as a library as an other place?


2013 資訊設計作業九 / M10110304 葉雅筑

〈設計目標〉不一樣的閱讀方式,提昇閱讀風氣,培養人文氣息。


在咖啡店會做的事:
1.聊天、談事情。
2.咖啡香感到放鬆、看書。
3.品嘗咖啡和甜點,享受咖啡店裡的氣氛。


〈設計發想〉咖啡店結合圖書館概念:
1.咖啡店會提供書籍給顧客借閱,顧客也可提供自己喜愛的書籍給咖啡館,讓彼此有閱讀交流。

2.借閱方式是咖啡店會發一張咖啡圖樣的借書證,上面填寫基本資料,也可當會員卡使用,享有喝咖啡折價的優惠。

3.咖啡店會列一個主題,例如這個月主題是台北,咖啡店會陳列與台北相關的書籍,提供顧客借閱,讓外來觀光客或在地人都對台北這塊地有更深的了解,有更多的情感在裏頭,書本主題每個月換一次。

4.顧客可以把咖啡店裡的書籍借閱出去,也可以繼續借給朋友(類似bookcrossing的方式),書本後面有一張簽名書卡,可以簽下大名並在上面留言,讓這本書籍是有溫度的,每本書都會夾著咖啡店裡的廣告,只要代書來消費就會有折扣。

5. 書本還回來時,老闆會為你拍張照,照片的下方寫下你與書的故事與回憶或心得,老闆會貼在咖啡店的牆壁上提供顧客欣賞你的故事,讓顧客不只閱讀書本,也閱讀你生命中的故事。

6.本身自己也可以上咖啡店網站自己留言分享屬於你的故事,只要打書本名稱,追蹤者也可到網站上查詢。

7.咖啡店可以成為讀書交流會和人與書的故事分享地點。




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

資訊設計作業拾/M10110302 林秉毅

設計重點

1."資訊量過大"

人對於事物通常不是全觀而是專注在某一個點上面,也就是說一本書並不會全部都有意義,一張CD也不會每首都是好歌,


2."找不到想要的周邊訊息",資料庫、雲端所提供的海量資訊根本不實際

EX:
當書裡面出現某個地點、年代、音樂、人物、行為...等等,我可能會很好奇,地點背後的歷史、人物行為的心理狀態、音樂買不買的到專輯...諸如此類的

這種事情我們有幾種常見的解決方法,像是搭配神奇的GOOGLE搜尋,打入關鍵字搜索,但是會出現許多不相關的資料,或者是利用電子資訊的優勢,將每一個關鍵字我們都幫他放上一個連結,只會讓人眼花撩亂,最後根本不想去探究


3.傳統書卡的消失(圖書館用於紀錄誰借閱的一種紙卡)

挑選一本書可以表現出一個人品味與獨到的眼光,另外可以知道那些曾經跟自己在不同時空下閱讀同一本書,但除此之外還想知道那個人讀完是否跟我有一樣的想法,讀完一本書並不怎樣,更重要的是你對於那本書的見解與想法,以及看完的註記,這才是真正珍貴的事物,一本全新的工具原文書,沒有任何註記,一點意義也沒有,或者是說只有答案卻沒有計算的過程


4.電子書的盜版問題

就現在網路發展蓬勃,網路速度也十分快速,資訊量更不用講,巨大的不可思議,你根本沒辦法限制,違法的電子書在網路上傳閱,這也造成說書商不願意授權,仍然執意堅守原本紙本書的市場



設計概念


<BOOK UI>
每個人看書都會產生各種不同看法與連結及聯想

EX:
平面設計師可能會跟你說這書的長、寬、高,再來是行距、字體大小與種類,以及封面的設計...等等,最後是他的見解

歷史地理學家,可能就會跟你說這地點背後的故事還有這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,以及作家所居住的地方,當地的風土民情產生一個這樣的故事

心理學家,可以告訴你,這人物現在這行為反應出什麼樣的心理,甚至看出弦外之音,或者寫這本書的人映射出來的心理狀態



不同的人他能下出不同的註解,而其實人的喜好也是分布在不同的專家領域,一個愛吃的人對於書中的食物會有興趣,那對應的專家領域就是廚師,那假若她喜歡文學,對應的自然是文學家囉,但是我們不是說做菜的書就分配給廚師,而是隨機的選擇一本書,去對應給各領域,像是廚師來對應推理小說,絕對是相當奇特

所以這概念所要做的事情就是"導讀",書本不用錢賣的是周邊,就是誰讀過以及他幫這書畫的重點,以及各種註解與連結,算是一種客製的做法,我們可以找一些歌星、名人、作家、運動員、知名部落客、畫家、素人來閱讀,並且下註記,然後放上書本的UI STORE來販售下載,擴大書本的面向,增加的它的附加價值

這是一種多媒體的電子書,聲音、文字、圖像、知識、心得,各種可能都會匯集,但是由閱讀者去選擇要匯集進來的內容,前陣子書店很流行在販售一些榜首的考試筆記,我想這也是有異曲同工之意,至於說拉力是什麼,怎樣會能誘使你來做這樣的註記,販售、打名聲自然不在話下,但另一方面你可以把他想成是你自己的一個筆記本,你可以添入各種註記、連結,然後分享出去,這一個讓人瞭解你的思想一個快速的捷徑,也是一種共讀的樂趣